行測邏輯判斷是對考生綜合能力的考查,此部分題目包含的內(nèi)容比較多。很多小伙伴覺得邏輯判斷題型很難,有的人每解一道題要花費幾分鐘,有的人干脆放棄。其實,只要掌握解題思路,30秒就能搞定邏輯判斷題。
我們先來做一道題:
一起來看看解析:
本題考查邏輯判斷中的數(shù)量題。
題干中主要涉及書法愛好者、南方人、福建人和人大代表四個概念。要使參加會議的人數(shù)盡可能多,則概念之間盡可能是全異關(guān)系,但福建人一定真包含于南方人,所以最多應(yīng)為5+4+3=12人。
最少即概念之間盡可能互相重合,于是3個人大代表和4個南方人可以包含于書法愛好者中,但是福建人不愛好書法,則2個福建人與書法愛者是全異關(guān)系,不可能互相重合,所以最少應(yīng)為5+2=7人。故答案選D。
讀完解析,不由感慨一句,這是邏輯題嗎?全同、全異、包含、真包含,這不是高中所學(xué)的集合知識嗎? 是的,這些是高中的數(shù)學(xué)知識,但一樣可以解答很重視邏輯思維的邏輯題,而且只要30秒!具體思路如下:
一、用集合來表示題干條件
“5人是書法愛好者,4人是南方人,2人是福建人,3人是人大代表”即
集合A:5個書法愛好者
集合B:4個南方人
集合C:2個福建人
集合D:3個人大代表
明顯,福建人肯定都是南方人,即C中的元素都屬于B,且B中有不是福建人的,可知,C真包含于B,如圖1。說明,B集合中的4個元素有2個來自C集合,即B和C的元素個數(shù)之和=4。
(圖1)
“福建人不愛好書法”用集合表示,如圖2。
(圖2)
二、分析題目
“參加會議的人數(shù)最多”即四個集合的元素之和要最多,顯然,如圖1所示,就是元素數(shù)量最多,共5+4+3=12個。即最多有12人參加會議。
“參加會議的人數(shù)最少”即四個集合的元素之和要最少。那么,A、B、D集合之間有沒有可能重合呢?
當(dāng)然是可能的,而且是重合得越多,自然多個集合的元素總個數(shù)越少,如圖3所示,元素數(shù)量只有A中的5個和C中的2個是不重合的,其他都和A或C重合了。
因此,元素總數(shù)一共是5+2=7個。即最少有7人參加會議。
?。▓D3)
三、回顧下高中的集合知識點
1、集合
由一個或多個確定的元素所構(gòu)成的整體叫做集合。若x是集合A的元素,則記作x∈A。
2、集合中的元素有三個特征
1)確定性(集合中的元素必須是確定的)。
2)互異性(集合中的元素互不相同)。例如:集合A={1,a},則a不能等于1)。
3)無序性(集合中的元素沒有先后之分),如集合{3,4,5}和{3,5,4}算作同一個集合。
3、集合間的基本關(guān)系
1)相等:集合A與集合B中的所有元素都相同。也可以表述為A和B全同。
2)不相等:集合A與集合B中的所有元素都不相同。也可以表述為A和B全異。
3)子集:A中任一元素均為B的元素,稱集合A是集合B的子集。也可以表述為A包含于B。
4)真子集:A中任一元素均為B的元素,且B中至少有一元素不是A的元素,稱集合A是集合B的真子集。也可以表述為A真包含于B。
5)交集和并集
①兩個集合的交集:A∩B
一般地,由屬于集合A且屬于集合B的元素所組成的集合,叫做集合A與B的交集 。記作:A∩B, 讀作:“A交B”, 即: A∩B={x|∈A,且x∈B} 。
說明:兩個集合求交集,結(jié)果還是一個集合,是由集合A與B的公共元素組成的集合。
?、趦蓚€集合的并集: A∪B
一般地,由所有屬于集合A或?qū)儆诩螧的元素所組成的集合,稱為集合A與B的并集記作:A∪B,讀作:“A并B”,即:A∪B={x|x∈A,或x∈B} 。
說明:兩個集合求并集,結(jié)果還是一個集合,是由集合A與B的所有元素組成的集合。注意:重復(fù)元素只看成一個元素。
四、鞏固練習(xí)
1.在某次交通整治民意代表座談會的代表中,一個是黑龍江人,兩個是北方人,一個是廣東人,有兩個人只負(fù)責(zé)客運業(yè)務(wù),三個人只從事貨物運輸。如果以上的介紹涉及了該次座談會的所有代表,則參加這次座談會的代表:
A. 最少可能是3人,最多可能是8人
B. 最少可能是5人,最多可能是8人
C. 最少可能是5人,最多可能是9人
D. 最少可能是3人,最多可能是9人
2.在某茶館,一桌人邊喝茶邊談生意。其中,一個人是保定人,兩個人是北方人,一個人是深圳人,兩個人只做木材生意,四個人只做電子產(chǎn)品生意。如果以上介紹涉及到該桌所有的人,那么,這桌人最少和最多可能是幾個人:
A. 最少可能是6個人,最多可能是10個人
B. 最少可能是6個人,最多可能是9個人
C. 最少可能是4個人,最多可能是9個人
D. 無法確定
鞏固練習(xí)答案:
1.B 2.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