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幫助考生提升申論答題水平,山東公務員考試網(m.wbuztre.cn)特別推薦申論熱點解讀“整治AI騷擾電話”。希望考生閱讀本文,對申論熱點的把握有一定的幫助。
【背景鏈接】
騷擾電話問題由來已久,有關部門開展過多次整治。人工智能大熱的當下,智能語音技術在很多領域得到應用。但當這項技術也成為電話銷售行業(yè)高效率、低成本的“法寶”,標榜“一天能打3000通、機器對話省人工”時,消費者更加防不勝防。騷擾電話這一困擾全社會的行業(yè)頑疾,不僅久治不愈,還搭上了人工智能“快車”,衍生出不少黑灰產業(yè)鏈。
2020年,公安部門成功破獲相關企業(yè)利用95號碼開展網絡詐騙案件。7月22日,工信部信息通信管理局約談中國電信、中國移動、中國聯(lián)通三家基礎電信企業(yè),要求三家企業(yè)嚴控網絡詐騙和騷擾電話傳播渠道,全面提升技術防范能力,強化源頭治理,有效遏制呼叫中心的違規(guī)經營行為。
【公考角度解讀】
[提出觀點]
騷擾電話的背后隱藏著很多灰色利益鏈條甚至是違法犯罪分子的黑手,不僅影響居民通信體驗,還會形成很多社會隱患,亟須重拳治理。
[綜合分析]
騷擾電話的產生首先離不開居民個人信息的泄露。網上交易平臺不僅能夠清晰購買相應的服務人群,對相應群體精準投放。比如家里有孩子,接到教輔推銷電話的概率也高。雖然許多智能手機有騷擾號碼標記和屏蔽功能,網上不少商家卻提供“清除標記”服務,讓被騷擾的人們大跌眼鏡。助紂為虐,協(xié)力騷擾,黑產鏈條需要針對性擊破。
人工智能電話銷售系統(tǒng)的濫用,暴露出科技的發(fā)展突破了監(jiān)管的約束。這些年電話騷擾屢禁不止,與其技術的不斷升級密不可分。單單依靠法律制度不能解決這一難題。
騷擾電話最大也是最根本的難點,在于其背后的龐大利益鏈。目前已經產生了職業(yè)化、團伙化的電話騷擾團隊,除非其騷擾行為涉及非法買賣或非法獲取個人信息等明顯的犯罪行為,否則僅僅是撥打電話很難讓公安機關直接介入。違法成本低、收益相對較高、行業(yè)風險小,騷擾電話因此屢禁不止。
[參考對策]
治理騷擾電話已進入深水區(qū),推動源頭治理,
首先要完善相關法律法規(guī)。加快通信網絡不良語音信息判定標準、電信網絡不良和詐騙語音處置技術能力要求等行業(yè)標準的編制,并在相關法律法規(guī)中明確界定騷擾電話的定義和處罰標準等。
關鍵時刻需要監(jiān)管部門“亮劍”。近年來,工信部等相關主管部門通過開展專項整治行動、完善政策制度、提升技術手段、加大懲處力度和強化社會監(jiān)督,一定程度上遏制了騷擾電話、垃圾信息蔓延態(tài)勢,網絡安全保障能力有所提升。然而,鏟除騷擾電話并非一日之功,難點、堵點猶存。例如,騷擾電話如何界定,執(zhí)法適用何類條款,從短信到語音“按下葫蘆浮起瓢”如何避免,監(jiān)管責任如何明確等問題都需逐個擊破。
鏟除騷擾電話“牛皮癬”還需多方合作,斬斷利益鏈條。運營商要舍得電話費的誘惑,不折不扣推進手機實名制管理,徹底掐滅某些電銷公司“你投訴標記,我注銷換號”的僥幸心理。工商部門也可加大對地產、金融、教育培訓等市場主體廣告行為的市場監(jiān)管。